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研究成果 > 正文

​我集团刘洁教授团队在腹泻儿童志贺氏菌流行病学及其肠道微生物组特征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7-01 13:46:37

  志贺氏菌(Shigella)是导致全球儿童腹泻致死的第二大病原体,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在中低收入国家造成严重的疾病负担。近日,suncitygroup太阳集团微生物检验与生物安全系刘洁教授团队联合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等机构开展的两项创新研究,分别在腹泻儿童志贺氏菌流行病学及肠道微生物组特征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1.基于亚非拉8国1715名儿童的出生队列研究,采用前期建立的qPCR方法检测分析了志贺氏菌菌种和血清型分布特点,并系统阐明福氏志贺氏菌和宋内志贺氏菌的流行病学。结果发现,宋内志贺氏菌(30.4%)和福氏志贺菌2a型(20.8%)、6型(24.6%)为主要流行菌种或血清型,呈现较大地域差异;定量分析显示福氏志贺氏菌与宋内志贺氏菌与腹泻的相关性无显著差异,但二者引起的临床症状有所不同;对于儿童生长发育,福氏志贺氏菌无症状感染的影响更为严重;而宋内志贺氏菌引起的腹泻对后续感染呈现一定保护作用,提示自然免疫的存在。这些工作对于目前正在推动的志贺氏菌干预措施研究(包括志贺氏菌疫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3D364

  相关工作以“Epidemiology of Shigella species and serotypes in children: a retrospective substudy of the MAL-ED observational birth cohort study”为题发表在《Lancet Microbe》(DOI: 10.1016/j.lanmic.2024.101064)。太阳集团官网刘洁教授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

  2.通过宏基因组测序揭示了志贺氏菌感染儿童的肠道菌群特征。研究发现,志贺氏菌qPCR阳性患儿肠道中变形菌门(如克雷伯菌、肠杆菌)丰度显著升高,而益生菌双歧杆菌丰度大幅降低,并形成了以志贺氏菌为主的毒力基因网络;更深入的分析表明,培养阳性样本携带更高拷贝数的毒力质粒pINV(较培养阴性组高2倍,P=0.04),其III/IV型分泌系统基因显著富集,可能是在临床检验时更容易被培养出来的原因。本研究为后续志贺氏菌感染的精准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2BCD5

  相关工作以“Fecal microbiome profiling of children with Shigella diarrhea from low- and middle-income countries”为题发表在《Microbiology Spectrum》(DOI: 10.1128/spectrum.00573-25)。太阳集团官网刘洁教授与青年教师李一凇为本文共同通讯作者,太阳集团官网硕士研究生范业顺为本文第一作者。

  上述研究得到比尔盖茨基金会(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资助。


下一条:我集团劳环卫系团队揭示芳基有机磷酸酯阻燃剂对凝血功能的破坏机制及风险

关闭